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智能生产规范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production for lithium ion?battery anode material industry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程度
□IDT □MOD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77.1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H60
牵头单位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体系编号
CICCA
参与单位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周期(月)
24
目的、意义
或必要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智能制造是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其主要目标在于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智能管控。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支持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根据产品类型不同,主要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多元正极材料等。在国家陆续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系列政策补贴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为221万辆,我国占比50%以上,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组成成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展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要加快开发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高安全高比能电池等高性能电池材料及产品,积极开展标准的制修订、推广应用等工作,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四部委印发的《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指出,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用有色金属材料质量均一性,进一步提升原材料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因此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将持续在新能源汽车等储能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应用更加广阔。

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战略型新兴产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直接决定着动力电池的生产成本及性能的发挥。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规模正处于不断扩张态势,各大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纷纷建新厂扩大产能。建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生产技术规范,推动锂电正极材料行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助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实现制造业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智能生产的总则、生产技术规范、工艺过程、智能检测、生产过程管理、系统优化及决策分析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生产。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行业情况

锂离子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广泛用于手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等行业,主要由四大关键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组成,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成本占据40%。近年来随着3C产品对锂电池需求量的稳定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扩大,我国锂电池产量规模逐年增加。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增速不断加快。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19.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8.8万吨,钴酸锂材料出货量6.62万吨,锰酸锂材料出货量5.7万吨。2020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51万吨,产品供货于国内外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我国拥有一大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如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是新能源汽车材料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不断扩增,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势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应用情况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高、环境相容性好、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优势,已发展成为最常用的储能设备,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性原材料,决定着电池材料的生产成本,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稳定性、续航里程等性能发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止202110月,我国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56万辆;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36.6万辆,2019年产量124.19万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取代燃油汽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3、申报单位简介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直管企业,是中央企业电动汽车联盟成员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材料的研究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驱体、多元正极材料、钴酸锂等锂电正极材料和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拥有锂电多元材料前驱体和锂电多元正极材料完整产品体系。2016-2019年,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两名,其中2016年、2018年位列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第一名。公司拥有麓谷基地和铜官基地两个生产基地,2019年达到2万吨/年前驱体、3万吨/年的正极材料产能,2022年将达到2万吨/年前驱体,11万吨/年正极材料的产能。

公司产品具有电性能优异、电池安全性好、振实密度高、加工性能优良、品质稳定等特点,代表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动力三元、高镍材料在行业内享誉盛名。公司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持续推进标准制定工作基础,积极参与国家、行业以及团体标准编制过程牵头制定了《三元材料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电池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镍钴锰锆复合氢氧化物》、《镍钴铝锆复合氢氧化物》行业标准,其中镍钴锰锆、镍钴铝锆标准已完成标准审定处于报批阶段;参与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镍钴锰酸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镍钴锰氢氧化物》、《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镍钴铝酸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镍钴铝氢氧化物》绿色产品标准已经完成报批待发布;参与的《NCM523型镍钴锰酸锂》、《NCM622型镍钴锰酸锂》、《NCM811型镍钴锰酸锂》标准均已发布实施,参与的多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达二十余项,其中大部分已完成报批待发布。参与的《NCM811型镍钴锰酸锂》标准获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优秀奖二等奖”,有着扎实的标准编制基础、较强的分析检测能力、雄厚的研发技术储备、领先生产技术水平,完全具备行业标准制定条件。

公司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高企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动绿色体系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4、国内外标准情况

目前尚未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智能生产技术规范制定相关的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现拟制定该行业标准,进一步发挥标准体系的规范引领作用,引领相关生产企业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指导生产企业对软硬件设施和工业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持续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能,强化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制造业智能制造改造升级,实现新能源材料高质量发展。

5、项目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无。

6、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无。

7、是否涉及国内外专利情况:不涉及国内外专利。


备注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注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注4] 体系编号是指在各行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的体系编号。
文件说明
2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智能生产规范.doc (39.5KB)任务书(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