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基于智能终端的室内场景AR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方法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AR 3D modelling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for indoor scenes based on smart phone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程度
□IDT □MOD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33.1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M60
牵头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体系编号
S-04-03-99
参与单位
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周期(月)
24
目的、意义
或必要性
随着增强现实(AR)技术的成熟,面向室内场景的AR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室内空间的数字化、AR导航导览、场景化营销等新领域,涉及的行业包括文博、文旅、会展、广告营销等。AR场景三维建模,作为室内场景AR应用的核心技术,实现对真实场景的等比例数字化重建,在虚实融合的场景中提供空间定位信息。 AR场景三维建模的方式是扫描建模,主流的三维扫描设备有:激光扫描、深度相机、光场、全景相机、智能手机等。采用的设备不同,适用的范围、扫描过程也有所不同。在室内场景的范围内,基于智能手机的数据采集,有着成本低、便捷性高等优势,已成为室内AR三维建模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AR技术发展,面向室内场景的AR应用日益增多,基于智能手机对室内场景的三维建模数据采集的需求不断激增。目前,不同厂家数据采集方法各不相同,在数据采集方法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采集方法的非标准化,容易出现采集的数据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有些场景数据缺失、有些场景数据冗余度过高等;二是数据采集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不同厂家的采集方式,采集成本较高、数据质量不稳定。 数据不完整、数据质量不可控等问题,直接影响到AR三维建模的完整度和精确度,也影响到空间定位的准确性,不仅影响整体建模效率和质量,降低了产品侧AR应用的整体体验,而且影响了数据采集和三位建模的规模化,制约了面向室内场景的AR应用的发展。 为了促进AR在室内场景的应用,推动产业健康蓬勃发展,本标准旨在规范化面向室内场景的AR建模数据采集方法,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AR三维建模的效率和规模,促进面向室内场景的AR应用的发展。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研究制定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室内场景AR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方法的标准,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形状下的室内空间,采取相应的采集方法,以满足室内场景三维建模的完整性和精确度。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2. 不同室内场景下的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方法(包含小型方形、大型方形、狭长型、L型、不规则室内场景等),包括采集路线、采集距离、采集速度、采集高度、采集角度、局部补充采集等。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 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简要说明: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组织着手进行AR三维建模数据采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ITU-T目前没有三维建模领域的标准项目,IEEE三维建模标准项目集中在医疗领域,ISO三维建模标准项目集中在切削刀具和3D打印/扫描,均未涉及AR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方法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1)IEEE 3333.2.1-2015: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Medical Modeling,描述了用于诊断和治疗应用的医疗三维(3D)建模的生成和实际使用。 (2)ISO/IEC AWI 8801:Information Technology — 3D Printing and Scanning-- 3D scanned and labeled data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for evaluation of modelling from 3D scanned data,描述了测试数据集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用于评估信息技术方面的3D扫描数据建模。 (3)ISO/IEC AWI 8803:Information Technology — 3D Printing and Scanning — accuracy and precision evaluation process for modeling from 3D scanned data,定义了三维扫描数据建模的标准化精度和精度评估过程。 目前国内与三维建模相关的标准主要在机械、地质、军用电子装备、城市地下空间领域,也没有对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面向AR场景的三维建模数据采集方法做出统一的要求和规范。 2. 项目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尚无国际对应的标准。 3. 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尚无国内对应的标准。 4. 指出是否发现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尚无知识产权问题。
备注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注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注4] 体系编号是指在各行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的体系编号。
文件说明
H-202211254778-行标-立项建议书.doc (198.67KB)任务书(建议书)
H-202211254778-行标-立项建议书.pdf (156.22KB)任务书(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