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The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ead and zinc bulk concentrates Part 8: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Iodine titration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YS/T461.8—2013
采用程度
□IDT □MOD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77.12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H13
牵头单位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体系编号
M22121
参与单位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周期(月)
18
目的、意义
或必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21 年 第 44 号),YST 461.8-2013项目为2021年度复审结论为修订的项目。

铜是电气、机械、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是铜的消费大国,在原生矿产资源日趋枯竭的今天,在各种原料中提取铜等有价金属提上了议事日程。现已知的混合铅锌精矿中铜高达8%9%,是一种品位相当高的铜资源。因此提高工艺水平,最大化地提取铜等有价金属,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之前混合铅锌精矿中铜作为杂质元素扣款随着综合回收能力提高,矿样中铜达3%就可以计价,现用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范围为0.15%,不能完全满足贸易需求。

随着混合铅锌精矿成分越来越复杂,部分样品仅用盐酸+硝酸+溴不能溶解完全,导致结果偏低,带来贸易纷争,因此需对方法1 的溶解方法进一步完善。

    因此增加高含量铜的检测方法,对市场贸易结算,指导冶炼生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8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主要围绕下面的要求进行: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增加方法2 :碘量法

2、修改铜含量的测定范围;方法一测定范围:0.1%~5%;方法二测定范围:5%~10%

3、修改溶样方法,增加对复杂的混合铅锌精矿的溶解方法,技术内容;样品分解时,补加氟化铵除硅,加入硫酸冒烟进一步使样品溶解完全。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国际上没有铅锌混合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的方法,国内与此相接近的标准有:GBT 8151.6-2012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152.7-2006 铅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3884.2-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 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上述方法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等同采用。随着铅锌精矿资源的进口增加和国内资源的复杂化,化学成分和含量不断发生变化,在行业标准YS/T4522013中,铜含量作为杂质元素,含量不大于2.5%。近年来,部分铅锌混合精矿中铜含量达到8%9%,同时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实现对矿样中铜的富集和冶炼。因此,对于矿样中铜元素开始作为计价元素。准确测定铜的含量就尤为重要。铜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化学方法:碘量法:仪器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等。目前铅锌混合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铜含量的测定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含量更高的样品测定,准确度不够。国内外标准中无通过碘量法测定混合铅锌精矿中高含量铜的标准,此方法是对有色金属行业制定了YS/T461-2013《混合铅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的补充。

    本标准未发现有知识产权的问题




备注
符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四)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加强材料标准体系化建设,持续开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注1] 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2] 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3] 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注4] 体系编号是指在各行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的体系编号。
文件说明
54混合铅锌精矿 第8部分-项目建议书.doc (34.5KB)任务书(建议书)